close
 小鄧姐: 當愛來的時候 

金朋: 潛水活動 

葛大哥: 彈彈唱唱


慶生會:淳琇、俊銘、孟鈞


-------------------------------------------------------

 小鄧姐: 當愛來的時候 


相愛的過程:盡忠職守的為對方付出 

當愛來的時候 是個難得的緣分 

很多無常讓我們措手不及 
復興航空澎湖空難 高雄氣爆的浩劫 

希望大家珍惜彼此 讓愛沒有遺憾 

活在愛中的秘訣
   知足   善解   包容   感恩 

我在少年所服務時看到許多小孩誤入歧途 
很多原因都是因為家庭因素 

因此我們更需要
惜緣!惜福!自身做起,慢慢累積愛的存~  

影片分享:【愛神的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QrQRlGy3c
影片分享:為何結婚戒指要戴在無名指上
http://youtu.be/UUCIGwQgmdM

 

金朋: 潛水活動 


潛水起源
n  在數十萬年以前人類就已開始屏氣活動於水中,
於貝塚的發現,指出人類在古時就有潛入水中採
取食物的紀錄。
n  紀元前2000餘年前,就有水兵從水中攻擊;又傳說古
代為逃避追兵,沉入水中用以麥管露出水面呼吸。
n  從打撈用途、軍事用途、水中商業的需要,進而運動
、安全休閒潛水的運用。

潛水裝備 
面鏡
面鏡提供眼睛和水層間的一層空氣,讓我們得以對焦,
看的清楚水中景物,且具有平衡壓力、保護眼睛、不受
海水刺激...等功能。        

呼吸管
在觀察水中美麗景致時仍可以輕鬆保持正常呼吸,不
必頻頻抬頭浮出水面換氣,可以幫您節省體力,以及
當您浮在水面時節省氣瓶中的空氣。 

防寒衣
穿著潛水衣有助於身體的保暖,附加的功能有著防曬、
隔絕水中生物螫刺、礁石割傷...等功能。  

防滑鞋&手套
具有較佳的防滑效果,還有橡膠底層和塑膠底層等,可
供不同環境使用。潛水手套可以保護雙手避免割傷或刮
傷,防止刺絲胞的穿刺與雙手間的保暖。

蛙鞋
提供水中的移動和推進力。 

調節式浮力救生衣
控制浮力,不論是浮在水面、在水層中移動或是沉到
水底,控制BC中的空氣量就可以控制浮力,控制浮力
是學習潛水必須熟練的動作之一。 

調節器
當潛水時,調節器是負責把空氣輸送給機械裝置,將
氣瓶中的高壓空氣,經兩道程序調節成環境壓力,或
調節成當時身體四周的壓力,提供呼吸使用。 

潛水儀表
一般也稱為三用錶,顯示氣瓶空氣存量、深度資訊,
提供羅盤功能,潛水的各項訊息,並做出該繼續潛水
或是返航的判斷。 

氣瓶
水肺潛水氣瓶,簡稱氣瓶。提供空氣給潛水者使用,
氣瓶頭則像水龍頭般可以控制氣瓶內空氣的流動。

 配重帶
潛水時佩帶鉛帶是為了平衡身體、潛水衣及身上其他
潛水裝備所產生浮力,以提供讓下潛的重力,隨著潛
水環境不同與經驗的增加,可適當調整配重帶重量。 

影片分享:【潛水教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dGZr5SH9_k


 
葛大哥: 彈彈唱唱



校園民歌

台灣的一種音樂風格。起源於1970年代台灣各大學
及大專院校校園,於1990年代完全結束。特色是吉他
鋼琴伴唱。 

1970年代之前,台灣年輕人喜愛的音樂主流為西洋
音樂1972年,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華人民共
和國,觸發了部分「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
的想法,並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1970年代
是有限公司歌林公司音樂出版部合作製播音樂節目
金曲獎》,由中國電視公司播出,主旨是鼓勵優良
歌曲創作;1981年至1983 年,天鼎傳播公司製播歌
詞歌曲創作比賽節目《大學城》,由台灣電視公司
播出;這兩個節目帶動了台灣的校園民歌風潮。 

民歌運動

1975年,楊弦胡德夫台北市中山堂演唱以余光
的《鄉愁四韻》等現代詩譜曲的作品,被視為是
台灣現代民歌發展的開始。1976年,在淡江大學
一場民歌演唱會上,李雙澤在台上拋掉可樂瓶,拿
起吉他開始唱起了自己的歌,改寫自蔣勳的「少年
中國」,於是揭開校園民歌序幕的變點,也正式在
全國校園裏襲捲起一片民歌運動。當時著名的民歌
手尚有陳明韶包美聖黃大城趙樹海李建復
齊豫葉佳修王海玲王夢麟蘇來馬兆駿
等人。《龍的傳人》是台灣校園民歌的代表性作品
,作者為侯德健,首唱者為李建復

重要推手

除了校園演唱之外,廣播人陶曉清也是台灣民歌發展
的重要推手。她開放自己的節目,讓年輕的音樂創作
者有一個發表的平台。1977年,陶女士邀請朱介英、
吳統雄、吳楚楚楊祖珺韓正皓胡德夫、陳屏、
楊弦等八位民歌手灌錄了唱片《我們的歌》,大大帶
動了校園民歌風潮。 之後,新格唱片推出金韻獎
山唱片創辦民謠風;這兩項民歌創作比賽,將民歌帶
向商業化。這些在民歌獎項中脫穎而出的創作者,此
外電視歌唱比賽節目如五燈獎、六燈獎也推波助瀾的
作用,為以後的台灣唱片市場打下基礎。 

沒落

l  政治氣氛轉變
l  社會商業化、現代化的進展隨之而起來是1990
代中期起,台灣另一階 段流行音樂發展。
l  民歌作者與演唱者的星散與精神傳承
l  基於前述政治、社會原因與個人的生涯規劃,校
園民歌運動的主要人物、歌手畢業後出國深造、
服兵役造成了人才斷層,音樂風格後繼無人。)
的工作。 

影響

l  不同於台灣因政治氛圍改變,產生本土化的音樂
潮流,在東南亞各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
等華人聚居地,台灣的「校園民歌」仍受到歡迎
。「校園民歌」與部份演唱者於1980年代中後加
入中國大陸市場,對其華語歌曲的發展也留下深
刻影響。除此之外,中視2009年八點檔連續劇
陰的故事裡亦使用校園民歌作為配樂。
l  另一方面在香港興起了相似風格的粵語歌曲,稱
城市民歌成為了粵語流行曲的一個重要支派。


影片分享: 葛大哥烏克麗麗自彈自唱
大海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_wNMsex7M  
外婆的澎湖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11qqPg26s
正月調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3YVcc5WWhY
如果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FdRHQA9l0
木棉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OGmilJ043w  
恰似你的溫柔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xfYnmYGewk
漁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1XfTBCIWY
微風往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xwhh7z2Ic    



慶生會【本月壽星】
~淳琇、俊銘、孟鈞~
*+*+*+HAPPY BIRTHDA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原。程  的頭像
    原。程

    原。程

    原。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