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14月份教育訓練2-1

主持人:葛大哥


文瑞:我為什麼會在這裡

德聖:小故事分享


慶生會:
姿瑛------------------------------------------------------------

主持人:一個月一次的教育訓練又開始了,請大家將手機轉成
           震動,以免影響分享者。



文瑞:我為什麼會在這裡


上回看到一篇報導,神經病患大部分時候,只是靜靜地躺在病
床上,或落寞地坐在角落裡,根本看不出是個精神病人。但就
在你覺得他似乎沒什麼異常時,他就會出其不意的,彷彿從什
麼惡夢中醒來一般,驚惶問說:「我為什麼在這裡?」
「你是
誰?你怎麼這裡?」
他驚惶的臉上寫著「迷惑」兩個大字。
然後就開始說著凡人不懂的話最後說了一句小胡把我的賓
士車開過來
金錢豹促進經濟繁榮去」...


「我為什麼在這裡?」其實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呢?因為總覺得自己似乎應該在更高雅
、更怡人的什麼地方,做著更有趣、更有意義的什麼事情。特別
是在聽到有人去旅行三個月,有人投資設廠,而自己居然還在埋
頭苦寫業績衰退檢討報告,為繳交房貸而節衣縮食時,這樣的疑
問和悲嘆就會顯得特別真切與磨人。


影片分享-為自己找個理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VfyX1tQHbo&feature=player_embedded



如果我因為看到朋友的飛黃騰達,而感到失落,懷疑自己的人生
是不是什麼地方出了差錯,驚惶自問:「我為什麼在這裡?」那
我可能就會像那位精神病人一樣,陷入自我迷惑的深淵。

那些經常問「我為什麼在這裡?」的人,其實他們只是身體在
「這裡」而已,心思早已飛到他們所羨慕、別人所在的地方,
怎麼能說「我怎麼會在這裡呢?」。他們真正應該問的是:
「我為什麼不在這裡?這裡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從別人的身
上看到幸福?」
 你就是你,你會存在這裡,是因為世界需要你,
每個人都有存在這裡的意義
,不用想太多。    參考資料: 自己

我為什麼在這裡?老實說別想太複雜了,原因只有一個
爸媽做了愛做的事,所以你存在、所以你在這裡,不久
你死亡後消失
  so~eazy~


  



網路文章分享
我在這裡     Posted on 2011 10 21 日     by  ivy999876

世界之大卻沒有我容身之處,不是有一句話說過,(上帝要關上
一扇門時
,總會再開另一扇窗給妳),~~為什麼沒發生在我
身上
,是因為我是一位佛教徒嗎?~~真是諷刺,也許這樣說
心裡會好過些吧
!為什麼總在最後才在後悔,為什麼總要在失
去時才知道自己錯了
,就這樣人活著時,總是盲盲目目視而不見。

哥...妳不知道她到最後的一口氣還在問你,為何還不回來,你的
心是被鬼捉去了
,還是鬼遮掩,還是心被狗啃了,你在外是死是活
總要捎來一些消息
,她一個人幫你照顧老小,你卻在不知名的地
方逍遙
,她已經無法持續下去了,在她離開之前在嚥下最後一口
氣時
,她要對你說他這輩子從來沒後悔過,如果有下一輩子,她要
你去找她
,因為她等夠了,她說這輩子只愛你一個,但她要你下輩
子換過來
,你來等他愛她,她說從來沒有這麼清楚過,從你車禍死
去後
,她總是活著行屍走肉般的告訴自己,說你只是到很遠的地
方去旅行
,玩到時間忘了回來了,有人說他瘋了,可是不像,她是活
在自己的美夢中。

讓她能夠活下去的理由,其實好多年來有不少人幫她介紹不少好
人家
,但她總是不為所動,她總是說沒有人像你一樣這麼好.是嗎?
我不懂,這也是她一直掛在嘴上的,也許吧!因為我在你們之間是
外人
,一個外人怎麼會懂,但我真的很想懂,可是我看不到,因為當
妳嚥下那口氣時
,一切都結束了,不是嗎?愛情故事總是淒美才感
人嗎
?,為什麼王子與公主最後都能有幸福美滿得生活,但真實兩
人相愛卻是無法廝守一生
,難道太美好遭天忌,如真如此那就活
在故事的世界吧
!不然真的太讓人難過了...

我不喜歡
,我非常不喜歡,我喜歡有情人終成眷屬,我想結果能改
成那樣子
,真的就不會傷心難過,!今晚我想我又會失眠了,為什
麼我的身邊總有太多讓人難過的事
.我靜靜的想著妳,在妳身體
被刀子一刀刀割開腐敗的器官而血流光時
,我知道妳很痛,只是
妳已經沒有感覺了
,我想妳應該看到哥了吧!開心嗎?告訴他了嗎?
還是在濛濛間找著他!別忘了找到他時,要告訴他,妳對我說的事
!最後看著妳想想我自己也許我將是如此,但我能找的到你們嗎?


影片分享-我為什麼會在這裡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0NTUyNDUy.html\


其實我是想跟各位說 我在這的原因是因為 我還蠻喜歡這裡的
,雖然有時會有不爽的事、有不爽的人、有不爽的薪水
......
太多不爽的不滿足
...不過這是我現在所選擇,而且正在進行的
生活,要改變除了中樂透外還有一個選擇『努力學習把握現在
、把今天做到最好』,你將會有所改變,有活著的感覺
,,最重要
的是還有你
()們在這裡,可以一起分享所有 『感謝』。


影片分享-劉若英-原來你也
在這裡MV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JKsKOhxdvo


德聖:小故事分享


活著不是為了生氣

如果你問一個人,你活著是爲了什麽?有人會說快樂,有的
人是幸福,有的人是成功……但肯定沒有一個人會說自己活
著是爲了生氣的。
沒有誰喜歡有事兒沒事兒生氣玩兒的,但
很多人卻有事兒沒事兒就生氣。其實,不是生活中的不順心
太多,而是因爲我們忘了自己活著是爲了什麽。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歡種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
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講學,於是就
交代身邊的小和尚,要照顧好寺院裏的蘭花。

禪師走了以後,小和尚總是悉心地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
水時卻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花架撞倒了,所有的花盆都摔碎
了,蘭花散了滿地,很多都被摔壞了。
小和尚把禪師的蘭花
都摔壞了,心裏非常不安,每天都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過
了幾天,禪師回來了,小和尚心驚膽戰地向禪師賠罪。


禪師看著淚流滿面的小和尚,不但沒有責怪,反而和藹地安
慰他。
「那麽,師父您真的不生我的氣麽?」小和尚以爲禪
師可憐他年紀小才饒了他。


禪師笑著說道:「我種蘭花,是用來供佛的,我又不是爲了
生氣才種花的。」
禪師種花不是因爲愛花,而是爲了供佛,
這就是禪師最初的願望。


當一整架的蘭花都被摔壞以後,他並沒有生氣,因爲他沒有
忘記自己原本的願望,沒有了種養的蘭花,採些野花來一樣
可以供佛,所以才會說「我又不是爲了生氣才種花」這樣的話。


你是不是也從 金代禪師的大徹大悟裏得到一些啓示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很多的煩惱,時不時地還搞一些
脾氣出來,回過頭想想,那些惹得我們大發脾氣的事情其實沒
什麽大不了,不過是一些小事、一段小插曲而已,只是當時太
認真了
所以,當我們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痛快的時候,不妨想
一想,我們做這些事究竟是爲了什麽。


當我們找回自己最初的願望的時候,就會發現眼下的不快其實
根本算不了什麽。
每當生氣的時候,不妨想一想禪師的教誨:
「我不是爲了生氣才種花的!我不是爲了生氣才工作的!我不
是爲了生氣才戀愛的!我不是爲了生氣才結婚的!」

當你這樣做了之後,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一下子變得陽光燦
爛了,不論什麽時候,當煩惱襲來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告訴自
己一聲「我不是爲了生氣才活著的」。


  


◎成功不在於你贏過多少人,而是你幫過多少人

成功不在於你贏過多少人,而是你幫過多少人

真正大師不是擁有最多學生的人,而是協助最多人成為大師的人。

真正領袖不是擁有最多追隨者的人,而是協助最多人成為領袖的人。

這一生不在於『你超越多少人』,而是你協助多少人不斷超越自己。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不在你贏過多少人,分享是一種成就。

 
「上海到倫敦怎麼去才好玩?」這是上海一家電器公司的有
獎徵答題目。
第一特獎是四十吋彩色電視機。
參與這個活動的情況異常熱烈,書信有如雪片一般地飛來。
競逐者來至全國各地,其中不乏教授、大學生、上班族甚至
家庭主婦等,答案是無所不包,創意是無奇不有。

決選的結果出乎意表:由一個小學生雀屏中選。
他的答案很簡單:「跟好朋友一起去最好玩。」
的確,誠如評審給於一致的評價:分享的快樂,遠勝過獨自
的擁有。

 
從前瑞典有一個人名叫諾貝爾。
他在讀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總
是由一個名為柏濟的同學所獲得。

有一次,柏濟意外地生了一場大病,無法上學而請了長假。
有人私下為諾貝爾感到高興說:「柏濟生病了,以後的第一
名就非你莫屬了!」
諾貝爾並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將其
在校所學,作成完整的筆記,寄給因病無法上學的柏濟。

了學期末了,柏濟的成績還是維持第一名,諾貝爾則依舊名
列第二名。

諾貝爾長大之後,成為一個卓越的化學家,最後更發明了火
藥而成為鉅富。
當他死後,並將他所有的財產全部捐出,設
立了知名的諾貝爾獎。
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孳息,獎勵在國際
上對於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文學、經濟及致力於人類
和平有所貢獻的人。


因為諾貝爾的開闊心胸與樂於分享的偉大情操,他不但創造
了偉大的事業,也留下了後人對他的永遠懷念與追思。
最後
在歷史上,大家都認識考第二名的諾貝爾,但鮮少人知道,
永遠考試第一名的柏濟啊!


從諾貝爾的故事中,我們獲得一個深沉的感受,諾貝爾的成
功,絕非只靠他的聰明才智而已,更重要的是他的心胸氣度
與分享的態度。


真所謂:「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是也!
人猿泰山為什麼被稱為森林之王呢?

論力氣,它比不過大象;比速度,它比不過獅子與老虎;比
靈敏,猴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泰山之所以在森林稱王,不是
依賴武力與體力,他靠的是關係!


他和每種動物交朋友,關心他們也照顧他們,所以大家都喜
歡他。
所以當泰山有急難時,大叫一聲:「喔耶喔!」每隻
動物都出來,樂意幫忙他。


泰山的叢林法則,其實也可以運用到現實的社會中,我們可以
發現,真正成功的人,絕不只靠自身的實力,其實他更懂得整
合人際資源,進而創造更多價值。



我們能夠去了解可運用的資源,去發展良好的關係。一旦整合
發揮,人人都會叫你第一名喔!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不在你贏
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過多少人。
你幫過的人愈多,服務的地
方愈廣,那你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陳總結語:「下個月我們再撥經費給文瑞主持討論員工旅遊
的行程,聽完文瑞及德聖的分享後,我發現德聖這次有進步
,上次分享時手上還拿著紙本講稿,這次進步到會運用電腦
了,很不錯!」



慶生會:本月壽星-
姿瑛

HAPPY  BIRTHDA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原。程  的頭像
    原。程

    原。程

    原。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